走進借貸分離——借記卡VS信用卡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銀行業共計發行信用卡達4.22億張,占整個銀行卡發卡量近10%,累計授信額達5萬億,未嘗授信額接近2萬億元。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17日在“價格體系重塑——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2003年以后,信用卡市場獲得了長足發展,但是相對應的信用卡定價機制卻未發生變化。“在當前的市場發展形勢下,實現借貸分離已成為產業各方共識。”


近期,銀行卡產業內部對于借貸分離的話題討論較多,也有媒體指出,監管機構對于銀行卡產業定價體系的借貸分離持支持態度。那么,我們來看看,信用卡與借記卡的區別到底在哪里。

信用卡和借記卡的經營成本和收益差別

發卡銀行經營借記卡的成本主要是支付持卡人的存款利息成本、電子交易處理成本和管理成本,借記卡給銀行帶來的收益包括資金運作的利息收入和各類手續費收入,其中貸款利息是收入的主要部分,可以覆蓋存款利息等成本。經過多年的發展,借記卡的商業模式已經比較明確,即通過存貸利差獲益,這也是各商業銀行看重存款的原因

信用卡則不同,在成本方面除與借記卡有同樣的電子處理系統成本支出外,發卡行還要付出交易金額墊付的資金拆借利息成本、風險管理成本和營銷成本,其中資金成本是主要的成本支出,因此信用卡的成本遠大于借記卡,約為借記卡成本的4至5倍

信用卡和借記卡的經營成本和收益差別

信用卡的信貸功能更能刺激消費。一般來說,消費主要由兩方面的因素決定:消費傾向和可支配資金。借記卡和信用卡在通過支付便利提高消費者消費意愿方面的功能是相同的。但信用卡還具備借記卡沒有的消費信貸功能。這種功能在客觀上直接擴大了消費者當期的“可支配資金”,成為當期可支配收入的重要補充。換言之,人們可以使用未來的收入來滿足當前的消費需求。例如,許多年輕人預期收入增長空間大,傾向于透支消費,并通過使用循環信貸或者信用卡分期付款等方式彌補目前收入的不足。因此,信用卡實際上通過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力擴大了商戶的銷售,從而給商戶帶來了更大利益。

其次,信用卡的增值服務也能刺激消費。一般來說,為促使人們提前消費以期獲得利息收入,銀行與商戶會開展聯合營銷活動來直接刺激消費。例如,信用卡賬單中常常會有富有針對性的商品促銷、刷卡消費的積分獎勵等,都能有效促進消費增長。在此基礎上,銀行還會通過細分信用卡客戶群體,提供差異化的增值服務。例如,大量的產品信息和消費服務,可以把人們的潛在需求激發為現實的消費欲望,進一步促進消費。

因此,信用卡比借記卡更能刺激消費,在為商戶帶來更多利益的同時,在便利持卡人,甚至通過“微刺激”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方面,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婷婷俺也去俺也去官网,日本高清不卡aⅴ免费网站,巨爆乳寡妇中文bd在线观看,国语自产拍在线视视频